羊肉味甘而不膩,性溫而不燥,具有補腎壯陽(yáng)、暖中祛寒、溫補氣血、開(kāi)胃健脾等功效,因此羊肉歷來(lái)被中國人當作冬季進(jìn)補的重要食品。常見(jiàn)的吃法應該就是涮羊肉了,今天小編教大家6種新的吃法,給你換換口味。
1、羊肉粳米粥
羊肉150克,粳米100克,生姜5片。共煮粥,加油、食鹽調味。主治體虛怕冷,腰腿酸軟,腎虛陽(yáng)痿,遺精早泄,月經(jīng)不調,血虛經(jīng)痛。
2、羊肉豬蹄湯
羊肉250克,豬蹄1只,調料適量。羊肉翻炒,蒸米醋去盡膻味,與豬蹄燜熟。適用于產(chǎn)后乳汁不足,腰酸及小腹冷痛、產(chǎn)后虛寒貧血等癥。
3、羊肉當歸湯
羊肉1000克,甘草、當歸各10克,食鹽、生姜、桂皮、八角及水適量,小火燜熟。主治老人感冒,風(fēng)寒咳嗽,體虛怕冷,腰酸腿軟,小便頻繁。
4、羊肉蝦皮湯
羊肉150~200克,大蒜40~50克,蝦米30克。先煮蝦米、大蔥后下羊肉,至肉熟。飲湯食蝦與肉。適用于腎虛陽(yáng)弱,陽(yáng)痿,腰冷痛,畏寒,夜尿多等癥狀。
5、黨參羊肉湯
羊肉500克,黨芪、黨參各30克,生姜25克,當歸20克同煮。食肉喝湯,治氣血虛弱,營(yíng)養不良,貧血,低熱多汗,手足冷等病癥。
6、羊肉山藥粥
羊肉250克,煮爛,再加鮮山藥500克,糯米250克,煮成粥。早晚各食1次,治食欲不振,大便稀溏,腰酸尿頻,體弱畏寒等病癥。
哪些人不宜吃羊肉?
羊肉雖有良好補益功能,但也有其適應證。
1、倘若患慢性病,尤其是患肝病者,均不宜食羊肉。
因為羊肉甘溫而大熱,民間稱(chēng)為“發(fā)食”,加上羊肉含有較高的蛋白質(zhì)、脂肪等,食后肝臟不能完全將其分解吸收,還可使肝臟病復發(fā),或加重病情。
2、某些熱性病,如痰火濕熱及傳染病早期,浮腫,以及患外感、牙病、癤腫、痔瘡等癥者也不宜食羊肉。
3、高血壓、肝陽(yáng)旺盛的人也不宜多吃羊肉,否則易引起頭暈。